关于海口公交,我于昨天发布了一篇《为重塑公交线网,海口花这490万咨询费值吗?》(公众号里的已经删除,部分内容整合进本文),本文是第二篇,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还有后续。欢迎关注。
海口公交车,是街上的一道多彩“风景线”;同时,也是海口这座城市服务市民、迎接游客的“民生底线”。在近几年来,海口市投入了巨资,用于公交专用道建设、公交线网优化。海口公交已经越来越大气、高档和绿色,感觉是非常的好!
一、海口公交一年年变好
遥想当年,我2001年到海口工作时,经常坐的是13路中巴,从南宝路到国贸。当时路上的公交车,经常横冲直撞、拐到人懵圈、车子屁股冒着黑烟、车里司机也在抽烟……
2005年以后,我从海甸岛去金盘上班,常坐的是18路或19路、44路,都是大巴车了。虽说车行路线也就是10公里左右,但是往往要1个小时左右。我除了在车上睡觉,就是拿着PDA看电子书,重温了很多遍金庸小说。而下班时太累,经常睡过头。也曾经在44路上被偷了一部刚买一个月的手机。
虽然那时候海口已经开始禁摩,但是如果着急又预算有限,就只能选择坐“摩的”。摩的像做贼,我坐在摩的上也像做贼。
感谢网络,现在还能找到当年被评为最烂的209路小巴,和最豪华的共速达大巴。
凭我个人感觉,海口从2001年到2011年,在私家车较少、摩托车退出海口市、电单车还没有流行的十年间,是海口公交车发展的黄金十年。中巴越来越少,小巴退出历史舞台,而空调大巴越来越多。在那段时间里,早晚高峰乘坐公交车是一件痛苦的事,经常是车来了挤不上去。从后门上车之后传递投币的场景也让人难忘。
但是从2012年到2022年的这十年,海口公交车虽然依然在发展,但明显赶不上私家车、网约车、尤其是电单车的疯狂增长。又恰好碰上3年疫情,市民乘坐公交出行比较麻烦、热情减退,公交企业的经营每况愈下。在这十年里,海口公交最大的变化是“绿色化”,就是不断有舒适的新能源大巴加入,几乎杜绝了“黑烟”公交现象。
可以说,海口公交的升级,也体现出了海口市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助力了海口的发展,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指数、提升了海口城市形象。
二、近几年的公交线网优化
深圳市综合交通与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综交市政院”)于2024年1月3日,在其官网上发布了《综交市政院重塑海口公交线网项目顺利通过第三方评估》,该文称:“规划方案实施一年来,公交企业运营成本下降、公交客流显著回升,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引领海口市公共交通走出“三年新冠疫情”的阴霾,重振公交出行信心。”
在该文中,用柱状图表示了重塑方案实施前后的参数对比。见下图。
也就是说,在优化后,海口公交到站准点率从77.5%提高到了90%;日均客运量从12.54万人次提高到了16.96万人次;而公交企业的日均成本从271.7万元降低到了247.3万元。按照这些数据计算,海口公交效率提升了,而成本从每年9.9亿元下降到了9亿元。这是妥妥的“降本增效”!
这一成果应该也取得了相关部门的认可。海口交投集团的负责人对媒体也重复说了以上数据。
三、叫好却不叫座
虽说海口公交一路向好,虽然在媒体上经常看到对海口公交的各种表扬、各种“叫好”,但是客运量却少得可怜。根据官方公开的数据,海口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常年仅保持在12%。即使是在综交市政院支持做出的公交线网优化之后,日均客运量提升了,预计“十四五”期末,海口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将提升至18%-21%,也依然远低于国家要求。
2020年7月23日,国家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方案》。在该《方案》中,有明确规定:超大、特大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不低于50%,大城市不低于40%,中小城市不低于30%。公交专用道及优先车道设置明显提升。早晚高峰期城市公共交通拥挤度控制在合理水平,平均运营速度不低于15公里/小时。
也就是说,如果海口除了公交车以外没有重大补充(比如轻轨、地铁等),那么预计在相当长时间里也无法达到国家要求的40%。(没错,按我们国家关于城市规模的定义,海口属于“大城市”,所以分担率应不低于40%)。
当前,海口公交158条线路、2100多辆公交车(估计每天不会满勤),但平均每日客运量不到17万人次。大概换算一下,平均每辆车每天仅运送旅客80多人次。
于是,从观感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即便是在早晚高峰期间,普通机动车道上排起长龙,而公交专用车道上的公交车里却没几个乘客,显得很浪费。
四、海口人的“自力救济”
海口公交的羸弱,是有很多原因的。
有一个原因是海口城市规划的问题。这是城市发展历史和经济实力所形成的。比如有不少人口密集处却道路狭小、公交车难以通行;比如海口原来过于注重发展北部沿海,而造成纵深不足,东西走向过于明显,有些地方没有四通、更没有八达,道路规划较难;比如海口四个区的中心如同一个人的五官全都挤在了一起,化都化不开。这部分可以参见我此前写过的文章《海口的大城市病,可能跟行政区划有关!》、《建议海口市四个区政府往南迁》等文章。
还有个原因是公交线路设计和公交运营,不能满足效率要求。从等车、上车(车慢)、下车(步行),经常看上去不远的地方,却要花大量时间。这样就造成,对时间效率要求不高的老人成为了公交车主力军;起早上学或者放学比较悠哉的学生有部分也可能选择公交车;上班族就得看公交起止点了,有相当大一部分的白领选择了电单车。
(△ 在海口国兴大道CBD,高楼下壮观的电单车)
海口公交系统弱,满足不了市民的出行需求,于是作为实在的海口人,就选择了“自力救济”:有条件的,开私家车;没条件或者近距离的,电单车成为首选。
海口人崇尚自由,再加上灵活就业的人多、小老板多,“自力救济”的情况就很多了。据官方公布数据,截至2022年11月底,海口市常住人口约为294万人,汽车保有量为931469辆,外地车辆约为10万辆,人均汽车保有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而电单车保有量为152万辆,约1.93个人就拥有1辆电单车,同样名列全国前茅,甚至被誉为“电单车之都”。
如此一来,海口公交车就如同是在“夹缝中生存”,挺难的。
五、是否浪费资源?
海口公交大巴车,常见的长度在12米左右,在路上就占用了2个轿车的位置;车辆的体量大,于是其能耗和运营成本也高。所以,海口公交企业每天的运营成本高达247.3万元。也就是说,每天用247.3万元在服务不到17万人次,人均成本达到了14.55元。由于没有查到相关数据,所以我在这里假设人均公交花费是2元钱,那么仍然是“浪费”了12.55元/人。
当然,由于公交事业有公益属性,是一个城市的基石,所以我们不能这么简单地计算其得失。
只不过肉眼可见的路权浪费却是存在的,那就是海口的公交专用道。
(△以上两张图片可见,海口公交专用道很浪费)
海口用几年时间,斥巨资打造了“公交专用道”。但看起来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
我在政府网站上看到了某位政协委员的提案,其标题是《关于取消海口市公交车专用道建议》(这个提案是在海口第一期公交专用道启用之后提出的,后来海口进行了第二期工程)。我简单归纳一下该委员表达的观点:
1、国内特大型城市坐公交的人很多,公交车辆也很多,公交车占车辆保有数的比例也高,所以专用道有必要。海口没必要。
2、海口的道路总车道数少。专用车道往往占用了占用了四条之一甚至是三条之一的道路资源。
3、根据抽样调查,专用道占用道路资源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公交车却只占2.7%。
4、当时的数据说,设立公交专用车道后“平均时速从21.3公里/小时,提高至21.68公里/小时,提速1.78%”,提速有限。
5、设置专用车道造成了新的拥堵,影响了其他交通出行,大大延长了路上耗费的时间,油耗大大增加,排放大大增加等等,这又增加了新的污染。
6、用油漆来涂路,一是造价高;二是油漆根本就不耐久,很容易磨损、脱落、褪色;三是极大地污染了环境!
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位委员确实是以拳拳之心,提出了很中肯的建议。
结语
综上所述,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算,海口公交目前确实存在浪费资源的情况;但是,一个城市也不能没有公交。正如前些时间有部分城市由于政府补贴不起而导致公交停运,最终还是又硬着头皮复工。所以说,海口所面临的这个情况也不是什么新情况。
那么,怎么做才能提高效能、“浪费”得少一点呢?
2023年10月8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城市公交面临新情况的时代,我们可能也应该有新想法、新做法。——我下一篇再写。欢迎点赞、点“再看”、点“关注”。
本文有引用网络视频截屏,感谢原作者“-小虎牙”和“记录三只熊的成长”等人。
老痛(黄循鑫) 于 海口·紫贝山房
202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