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秀英区西秀镇荣山寮村村庄规划(2023-2035年)草案》于2025年3月28日正式公示,将在4月27日公示结束。
并非所有村庄都需要单独编制村庄规划,但海口市荣山寮村绝对值得单独编制规划。
也就在近日,由TRUE文旅超级评价榜与SMART度假产业平台联合发起的首届“全国超级旅游城市”评选结果在2025海南国际文创周揭晓。海口凭借文旅资源整合与创新,成功入选全国超级旅游城市。此外,荣山寮村依托火山地质遗产与渔村文化获得“城市文旅之光”荣誉。
笔者近日到荣山寮村游览了一下,分享如下。
※※※优越的地理位置※※※
海口市荣山寮村,位于西海岸,毗邻澄迈县,被称为“海口西海岸最后一个渔村”。它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就在西海岸的海边,有着不错的平缓沙滩;不远处就是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临近海口火车站、南港码头、新海港码头等交通枢纽;到亚洲最大的单体免税城——cdf海口国际免税城——只有6公里车程;离海南自贸港十分重要的“二线口岸货车查验场”区域也非常近。

海南景色优美的海边村庄有不少,但找不到第二个村庄像荣山寮村这样拥有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了。站在荣山寮村的900多米沙滩上,可以轻松看到侧方的南港和新海港码头。看船和数火车数飞机一样,是能“硬控”人的心情的。

荣山寮村的周边区域,是海口的跨海运输门户,将是海南自贸港货物贸易的重要服务区,也是渡海来客上岛之后的第一站。在相关规划公示中称:荣山寮村位于西秀镇金沙湾片区,是海口城市发展“西提”的战略高地,也是“海澄文定”一体化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当然,荣山寮村首先还是个原生渔村,也因为其地理位置优越,地块非常值钱,动过心思的人不少。但,荣山寮村迄今还是个渔村。
荣山寮村,真的是:出是繁华、入是静谧;眼前美景、身后情调;村中有景、景中之村。
※※※幸存的渔村※※※
城郊的渔村,在房地产开发商眼里就是很香的;类似的渔村在城镇化进程中是很难把持住的。荣山寮村附近就有大型楼盘“雅居乐金沙湾1-5期”、“海峡南岸温泉花园”等海景楼盘。

从荣山寮村的沙滩上往北方看,是紧挨着村庄的高楼大厦。有个2017年的土地拍卖记录,就这金沙湾片区的六块地共计565亩,成交金额为18.07亿元(均价约320万元每亩,位置最好的地块拍到了607.99万每亩)。
现在荣山寮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证面积加起来比上述地块略大,600亩出头。如果当年也那么拍卖了,总价超过20亿元。搞不好现在某些地块可以拍到1000万每亩。如果荣山寮村被拆迁、开发成地产楼盘,按容积率为2的参数计算,可以修建近80万平米的房子,随便按照1.7万元每平米的价格算,那就是136亿元!
这么“值钱”的地方,就竟然“还”是个渔村!
据公开数据,荣山寮村,至2022年底全村共有797户,总人口2833人,流动人口1000人左右,常住人口1790人。全村主要以渔业为主,现有海洋捕捞船只157艘,有少许人从事网箱养鱼、养虾和养猪的散户,少许人从事其他行业。年产值为690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24642元。
按照这个年产值,要做到百亿级收入,需要上百年。
这是产业之间的巨大落差。所以城市运营者往往很难说将渔村留下。所以,荣山寮村的“拆迁”传言流行多年。笔者也看到过一份所谓的征迁补偿方案,也看到近年的城市更新项目中曾经将荣山寮村列入其中。

很“庆幸”的是,荣山寮村保留了下来,规划成为渔村文化旅游区。——这是笔者自己提炼总结的。至于是否应该庆幸,笔者就真说不清了,毕竟如果征迁,一次性收益也是挺诱人的。
※※※幸存者的渔村※※※
荣山寮村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其附近的荣山村村民(以农耕为主),在农闲时会到海边捕捞,为了方便就在海边搭建了一些潦草的房子,就是“寮”。
所以最早还不是真正的村,只是荣山村村民的临时渔业场地。其成为“村”,并被称为“荣山寮”,可能是明朝后期。
据记载,明万历三十三年五月廿八日(1605年7月13日),当天午夜发生7.5级大地震,史称“琼州大地震”、“琼山地震”或“琼北大地震”。其震中在今海口市塔市村与文昌市铺前镇之间,大地震导致陆地沉陷、海水淹没,沉陷幅度一般在3至4米,最大幅度在10米左右。这次大地震是整个沉陷体块垂直下降的,这种情况在国内外地震史上十分罕见。当时的陆沉面积可能有100平方公里!导致海南岛北部沿海地区有72个村庄沉入海底,海南岛北部的地貌也发生巨大变化。

(△琼北大地震的陆沉板块,仅为示意用)
在大地震之后,劫后余生、失去家园的人向周边扩散谋生,就有一批人来到现在的荣山寮村地界,在岸边搭建草寮栖身。
设身处地想想,以前荣山村村民称呼此地大概率就一个字“寮”,比如孩子问父亲:“去哪?”父亲说:“去寮”。此处,“寮”和“厝”(家宅)是相对概念。
而逃难者或者其他外来人到此,对此地就不能简单说“寮”了,因为他们没有了家宅,就准确称为:荣山的那片寮、荣山寮。
因为外来人口的流入,荣山寮就发展成了一个真正的村庄,而不是荣山村的附属渔业场地。
早期荣山寮村民的渔业主要是浅海撒网捕鱼,用渔获来跟周边村子换取生活物资。再后来,村民发展到在海里放置“定置网”(也称浮网)的方式捕鱼。定置网就是在海底打桩固定、海上使用泡沫浮球等装置,固定悬浮在海里的漏斗形、陷阱式鱼网,在其网口还有倒装网槽,鱼儿进来之后就不能原路逃出。传说这是早期来此交易的疍家人教给荣山寮村民的。因为这地方的有水流,鱼群会随着水流钻入定置网,成为渔民的收获。

在荣山寮的沙滩上,能看到堆放在沙滩上的泡沫浮球,能闻到咸腥的海味。定置网不是个小装置,往往是30多米长的漏斗形、网口张开有10米多宽。
2002年11月,海口市政府在粤海铁路南港航道清理障碍物工作中,拆除荣山寮村渔民布设在航道海域中的定置捕捞渔网1746张,按照每张渔网补偿6200元的标准,应给予荣山寮村渔民行政补偿共计10825200元。后来海口市政府支付补偿款200万元,剩余部分以办理70亩安置补偿用地的方式补偿,将位于海口市滨海大道北侧的4.6667公顷国有建设用地出让给荣山寮村,土地出让金187.5元每平米,由海口市政府从财政土地出让收入中支出8750016元清航补偿款,再做为荣山寮村安置补偿用地的土地出让金重新缴入国库。
从以上数据可见,随着周边的建设强度加大,可以放置定置网的海域在减少。对于近海作业的渔民来说,生产就受到了影响。
——也因为这次的定置网清理,原荣山寮村党支部书记符世平、原村委会主任王录庄和村干部符世辉等10人在出售土地使用权过程中收受好处费500万元,其中符世平分得200万元,全部用于个人经商及日常开销;王录庄个人占有使用了232万元,分给符世辉等7人各9万元,分给王信章5万元。后来他们都受到了法律惩处。
面对“值钱”的东西,真是难把持。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常用来讽刺那些缺乏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的人。然而,在传统渔业中,这本来就是常规操作。在现代渔业管理中,这一做法更被视为一种可持续的渔业管理策略,通过适当的休息和保养渔具,可以提高捕鱼效率和渔获量,同时也有助于保护渔业资源。
在荣山寮村也如此。渔民们根据潮水的规律,会用两天放网、收五天的鱼、再晒三天网。
在没有流水时,男人们就休息、喝茶,女人和老人修补鱼网、晒晒鱼干。用现在的眼光来说,晒网就是休闲时光。
所以,如果你也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让自己放放空,想来海边感受一下自己的渺小、闻一闻海的味道、寻摸一下邂逅,那么荣山寮村是个不错的选择。

现在荣山寮村沙滩上,有不少帐篷、躺椅,在天气不太热的时候真是个好去处。
而靠海的民宿、餐饮店,也可以让你安放一下灵魂、享受一下浪漫,晒晒你自己的网。

※※※文旅之光?※※※
近几年荣山寮村几乎天天在变化。在此次所公示的规划中,荣山寮村规划有游客中心、渔业交易中心、海上观光运动中心、海上渔场中心、休闲渔业研学中心以及海岸线上的海滩休闲娱乐区等。如下图。

从笔者在现场所见和相应的招标信息,西秀镇政府在荣山寮村的规划与建设中,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巷道硬化、观光道路修建、停车场建设、公共绿化、区域内导视等方面都已初见成效,还将继续投资于古村落修缮、渔村民俗文化中心等其他公共设施的建设。
在2024年年初,荣山寮村委会投资设立了海口荣山寮文旅有限公司,成为了村委会的一个经营实体。
2024年8月16日荣山寮村举办“潮起寮村·渔海同乐”首届开渔季活动,3天累计接待游客约4万人次,宣传效果也很惊艳。
在自媒体端,三亚的后海村是网红地,常能看到“比基尼与浪花齐飞”的美景,借着三亚的大旅游环境,早已名声在外,成为年轻人所喜爱的浪漫渔乐场。
而荣山寮村还在起步阶段,还有许多待完善的地方,笔者仅以自己的感知提点意见。
1、进村道路狭窄、不方便。不管是从长流方向进村,还是从火车站方向进村,都不是很方便,村里的道路更是狭小。

2、村里的原有建筑简单粗暴。早在2012年12月1日,秀英区出动近700人20台炮机,对位于西秀镇荣山寮村35宗面积达4.1万平方米的违建进行强制拆除。而村里的建筑也很像是“抢建”起来的建筑。即便是在海边,用来做民宿、餐饮店的那些门面,也大都流于表面化,没有什么特色可言,一个“地标建筑”都没有,没有任何一栋建筑可以代表荣山寮、可以有高的识别度。

3、渔业作业空间需要如何保留或者改进?现在国内的渔业发达地区,养殖业产值一般都是野生捕捞业的两倍以上。荣山寮村本来就不太先进的渔业,可能需要向养殖化、专业化、科技化转变。

4、当笔者坐在某内陆人士在荣山寮经营的饮品店里看海时,所坐的椅子桌子毫无特色,所有的装置就跟市区的咖啡酒廊差不多。所谓火山文化、渔村文化是看不到的。“景中村、村中景”的打造需要带动当地人,“本地文化”这种东西很微妙,如果本地人参与不够,势必造成只有商业化而缺乏文化。
荣山寮村,“文旅之光”是一个荣誉,但其“光”可以多亮、可以多持久,这需要很多具体操持者的共同努力。
老痛(黄循鑫)
2025年4月24日 于 海口·紫贝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