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循鑫 | @老痛 | ToonKam » 恍惚文章 » 正文

海口:市场主体数量已远超香港,很快将超过常住人口

一个地区的市场主体保有量和增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尤其是在海南建设自贸港的今天,与其他的自贸港类似,势必迎来市场主体注册落地的高速增长。这里面可能有一部分泡沫,但是总体而言是巨大利好。

海口市场主体保有量超过192万户

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7月18日公布数据:2023年4月至6月,海口市新增市场主体42万多户,同比增长39.40 %,在全省占比为 85.91%。海口市存量市场主体192万多户,在全省占比为64.17%。其中,企业47万多户,在全省占比为55.15%。

所谓“市场主体”包含指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体量较小,在做分析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截至今年6月底,海口市场主体192万多,其中企业47万多,那么估计个体工商户约为145万左右。

而看增长趋势,2020年海口市新增市场主体超过12万户,2021年新增超过28万户,2022年新增超过78万户,2023年上半年新增超过63万户。按照这个趋势,估计到今天海口的市场主体存量已经达到200万户,预计在明年上半年将超过300万户。至此,将超过海口市常住人口(2022年是294万人)。

当然,海口的市场主体总数目前已经超过香港。前些天,香港公司注册处公布,今年上半年香港新成立的本地公司总数为7.26万间,保有量共计141.66万间。

我大概又对比了一下,目前2000万人口的深圳,其市场主体保有量超过405万户。有人戏称,5个人中就有一个老板。——当然,不能这么简单看问题。毕竟市场主体的增长包含了外来投资增多、本地企业开枝散叶等因素。

市场主体的快速增长意味着什么?

从我个人的体会来说,这几年我在海口就认识了不少从外地过来创业的朋友,有的人已经扎根,有的人注册了公司等待启动,有的人还在观望。当然,也有些已经离开,但还在等待机会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本土企业在扩张当中,或者是新注册实体以做转型调整。当然,由于当前“灵活就业”的需要,也有不少外地人在海南注册了个体工商户。这些动作毫无疑问都会增加市场主体的注册量。

但不管怎么说,市场活力就体现于此。新企业的涌现和现有企业的扩张,反映了海口商业环境的吸引力和潜力,也体现了投资者和创业者对海口的信心。在过去,很多外地人只知道三亚,而不知道海口。但如今海口市场主体的快速增长,体现了该市作为自贸港中心城市的强大魅力;哪怕是在疫情三年期间,商贸往来依然活跃,房价持续上涨,不少人都对海口的未来满怀期待。

市场主体的快速增加在经过时间的沉淀后,势必能带动商业繁荣、增加就业岗位,进而提升海口市的整体竞争力。

不怕泡沫,自贸港建设理应如此

香港作为建设非常完善的自贸港,他们的商事制度就非常灵活,注册企业非常简单快捷,很早就执行了“0注册资本”、“虚拟办公室”等制度。这本身就是自贸港的应有之义:市场进入的相对自由

毕竟,要允许投资者、创业者提前注册好企业、做一些准备,以期在时机成熟时进入正式经营阶段。——一旦开始经营,投入就是免不了的。

我们纵观全国,当前的海南虽然经济总量上还远不如发达地区,但是其增长速度以及未来发展的想象空间绝对是引人瞩目的。

有人会说,这么多新增市场主体,肯定是有泡沫的。我想说:不要怕泡沫,因为这个过程中会产生沉淀。同时,我们更不要去做“坏人推定”,不要以为说这些主体都有着不良目的。毕竟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已经较为完善,全国大数据早已打通,只要做好过程管理,并不会对经济产生什么大的影响。说得粗俗一点:菜刀是刀,也可以是凶器,但不能禁止菜刀的生产和销售。

总之,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最佳的营商环境除了足够便利之外,还要严格遵循法律法规;既要让市场主体具备适当自由度,又能提供“能见度”——即保证政策法规的一惯性。在这过程中即便发生了问题,就依规解决问题。

老痛(黄循鑫)  于   海口·紫贝山房

2023.7.2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黄循鑫 | @老痛 | ToonKam » 海口:市场主体数量已远超香港,很快将超过常住人口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