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拖鞋之争”的启示:并不仅是拖鞋这么简单

海南虽然是小省,但是互联网起步很不错,本土诞生了不少互联网论坛。在二十年前的论坛上,就经常能看到一种论调:海南人穿拖鞋的行为很不文明,有很多人看不惯这种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能听到这种论调,认为海南人穿拖鞋特别懒散、不文明。但是大部分海南本地人却觉得穿拖鞋很正常、很舒服,这跟文明无关。我把这个现象,称为“拖鞋之争”。

就我个人经历来说,小时候穿拖鞋,一个原因是因为穷,买不起光亮的皮鞋或者骚包的波鞋。而另外的原因是,海南天气热,拖鞋十分凉快、方便。想当年最喜欢的“品牌”就是双鹅牌拖鞋了。其实,比拖鞋还要舒服的是木屐,只不过木屐带来的声响确实太大,所以我只在老家会穿。

其实,雷州半岛一带,民间也一样爱穿拖鞋出门,但是为何没有引发争论呢?

原因是海南外来人口多,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刚开始总有着相互的不理解。外来人取笑海南人穿拖鞋,而海南人取笑外来人大热天捂着脚臭。

就在这两年的社交媒体上,海南人穿拖鞋这事的议论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比较经典的说法是:“就算被冷空气侵蚀全身,穿拖鞋出门仍然是海南人民最后的倔强!”镜头里配上的,是上身穿着羽绒服,脚上穿着拖鞋的男女;也有人说,想体验海南人的生活,必须准备一双可以外出的拖鞋

可见,从过去的“不理解”、“轻视”、“批评”,已经转变成了对这种文化的理解与认可,更是对海南人所表现出的质朴、直接与随和的认可。

而很多外地人也逐步地融入其中,从体验、享受,到习惯。

终于,“拖鞋之争”偃旗息鼓,取而代之的,是众人的欢乐。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绝不仅仅是拖鞋穿不穿这么简单。

一、地方特色,是文化之根

海南岛这个孤悬海外、古时远离中央政权的岛屿,千百年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曾经有人将海南说是“文化沙漠”,是因为不了解海南,不理解海南人。

大概是1997年,我在东北读书,作为十分热爱洗澡的海南人,在学校澡堂不对男生开放的时间里,我就喜欢去外面澡堂洗澡。有一次,旁边一位老人跟我搭讪聊天,直接问我是不是海南人。我很吃惊。他解释说,他当兵的时候参加了解放海南,发现海南人光脚站在地上的时候,脚指头是张开的。我就低头对比了一下,确实如此。他说,他也是后来才明白,海南人的祖先因为长期光脚站在硬硬的船板上,所以脚趾会张得很开,形成了遗传特色。

就这样一个脚趾头的小细节,竟然能引出关于渔民的文化、关于当年北方士兵解放海南的故事。

所以,海南的任何一个特色,究其背后,都有着文化渊源。只是因为海南太小、人太少,所以有很多并不表现在主流文化中,于是被视为文化沙漠。

二、相互理解,是文化融合

海南人的包容度很大,就像穿着拖鞋的那种懒散、潇洒一样,海南人愿意接受各种文化。海南明代贤达丘濬的《五指山》一诗中就有一句“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可见自古中原文化对海南的影响。更别说在一个小小海南岛,除了中原文化,还有黎族苗族文化、百越文化、疍家文化、南洋文化等等,这种在包容中融合的进程就一直没停。

文化不一定都见诸纸面,也不一定很宏大,有些可能仅遗存于民间。当相互之间达成了理解上的平衡之后,就能产生融合的效果。于是,北方人也穿上拖鞋上街了,也有海南人爱上麻辣火锅了。

三、大俗大雅,看你怎么欣赏

外出穿拖鞋,是海南一大“俗”,却也不妨碍十多二十年过去之后,变成了一种雅致。下图是一些明星大庭广众之下穿拖鞋的画面:

所以,俗和雅之间,有时并没有明显界限。导致其被欣赏的原因在于:被观赏者所理解与接受

就像外地人逐步理解与接受拖鞋出门一样。

在过去,有人会说海南本地餐饮太清淡,但是吃着吃着,终于理解了这种清淡文化的背后,是对原材料、原生态的极致追求,是一种回归源头的质朴,也就接受了。这些年海南本地特色餐饮的崛起,也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

在过去,有人会说抱罗粉、海南粉等有一种“臭味”,但是吃着吃着,也就理解了这种味道并非恶味,是一种特别的“酸爽”,反而喜欢上了。

在过去,有人会说海南人喝老爸茶是不务正业的悠闲,但是只要参与其中,就能明白,这是海南人重要的社交方式。我也说过,凭什么欧洲人在街边喝咖啡是一种时尚,而海南人一样在街边和老爸茶酒成了粗俗?

……

类似的事情还很多,只要不太固执的人,在海南民间多走走,就会多一份理解。

四、时代在变,海南也在变

海南并非一成不变的。看看如今的网红打卡美食店,就能看到,海南本土特色美食也在不断的改进之中。最简单能看到的是,就餐环境不断地提升,样式也不断进步。我曾经写过另外一篇文章《琼菜王还好吗?》专门提到这事。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尤其是道家思想,就说“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自建省建特区以来,海南在快速变化中。当我们拉长时间轴,就会明白,“拖鞋之争”仅仅是一个小小缩影。

各种文化交融之中的变化,让海南更加多元化。文昌的乡村排球还在打,海口白领的羽毛球、飞盘也在流行。三亚的海边迎来了“蹦野迪”,儋州人也还依然爱“调声”。

种种这些,都是财富。

最后,我想表达的是:当我们有什么舒服好玩的事情不被理解,不要慌,慢慢来,顺应人性的事情终究是大有市场的。在老爸茶店里谈论古今中外,在凌晨吃夜宵时仰望星空宇宙,为别人喝彩,为自己幸福,挺好的。

老痛(黄循鑫) 于 海口·紫贝山房

2023.7.19

除非特别说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黄循鑫 | @老痛 | ToonKam » 海南“拖鞋之争”的启示:并不仅是拖鞋这么简单

评论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博主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