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春节的后劲有点大。春节前夕,我国科技领域捷报频传,各种重器、利器相继亮相,震撼全球。其中,DeepSeek不仅颠覆了AI产业格局,更是以“科技平权”的方式惠及亿万。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机器人给我们扭起了秧歌、耍起了手绢;而一曲童声合唱的《玉盘》,初听只觉童趣满满,再听则如穿透几千年华夏文明时空的探索之音,鼓舞人心。电影春节档也热闹非凡,精品国漫《哪吒2》撬动无数大人小孩的心房、票房破百亿……
就在大家即将收心的时候,海口丰富多彩的元宵夜活动,让整座城再一次沸腾。
海口元宵夜:传统与现代的交响
海口元宵夜,传统最为悠久的是据传始于唐朝的府城元宵换花节。府城元宵换花节自2007年入选海南非遗项目,传承千年的文化也最有民众基础。

换花节当天,男女老少手持鲜花走上府城街头,向亲友或陌生人赠送鲜花,互道祝福。这种独特的习俗,不仅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更展现了海口人的热情与好客。今年的换花节更是升级为府城元宵换花艺术周,从2月7日持续至13日,以“千年府城,换花相会”为主题,推出了木偶戏、琼剧、舞狮、装马匹巡游等多项传统民俗活动。尤其是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换花节的高潮到来:双龙戏珠、换花相赠、换花舞演绎等精彩活动轮番上演,民众乐在其中。
在换花节上,你可以看到老人们手持鲜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孩子们则追逐嬉戏,手中拿着各式各样的花灯和玩具。这种温馨而又浪漫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爱与希望的世界。而海口人的精气神,也在这份温情与传承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如果说府城元宵换花节是海口人温情与传承的体现,那么海口湾的元宵烟花晚会则是海口人现代激情与震撼的展现。今年的元宵烟花晚会,以“海口湾 看烟花”为主题,在海口湾震撼登场,海口湾的夜空被无人机表演所璀璨、被烟花所点燃。
烟花晚会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大型无人机表演,3000架无人机同时飞天,以酷炫的动态方式,勾勒出了琼台福地、骑楼老街、老爸茶巴士等城市图景,闪现出金狮、银蛇、鲜花等节庆元素,展现了冼夫人、苏东坡等历史人物,而“I♥HK(我爱海口)”这样的现代宣言也曾凝固于空中。紧接着是I级烟花表演,不仅有国内最大规格的12寸高空特效礼花弹,还有专门为海口定制的高空礼花弹绽放出椰子树、三角梅等图景。更让人惊喜的是,火爆全网的“七彩祥云”烟花也首次亮相海口。当烟花在空中绽放时,整个海口湾都沉浸在一片绚烂的光彩之中,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这是一场暌违13年的烟花盛会,像一场迟到的重逢,将一座城市的精气神推向高潮。这场持续40多分钟的烟花表演是国内最高等级I级——受限于地理环境、安全距离、天气情况等多种因素,这个级别的烟花表演在国内颇为少见。
烟花之下,城市的肌理愈发清晰:云洞图书馆的弧形穹顶倒映着焰火,文艺青年操作着相机;星空之境餐吧里,市民游客品尝着美食,观赏着海天之间的流光溢彩;海口湾周边的摩天高楼阳台上,人们在观赏着夜空盛景,也成为了景中之人。在烟花晚会现场,你可以看到年轻人欢呼雀跃、兴奋不已;孩子们则瞪大了眼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瞬间;而长者们也在感受着新时代所带来的全新图景。这份现代的激情与震撼,不仅展现了海口人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追求,更让人们对海口这座城市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市井烟火里的历史文化肌理
海口,别称椰城,街上最多的景观树是椰子树。椰子树的长相也如同烟花绽放,长长的躯干,枝叶和果实高高在上,婀娜而又不失激情地展现着“向上”的力量。
生活于海口的人都很容易沉浸于浓浓烟火气的慢节奏中。如果细品一下,会发现,在海口,历史不仅是人物事件的沉淀,也不仅是书页间凝固的文字,而是街巷里流动的呼吸——自强、包容的海口人以自己的烟火包容着四面八方来客和新海口人。
海口的烟火气,是清晨老街的一碗粉汤,是午后茶馆里的老爸茶,是夜市摊位上滋滋作响的烤生蚝。这里的生活节奏像潮水般慵懒,却暗涌着对传统的执着。
在第六批市级非遗名录中,“长流方言民歌”的悠扬曲调仍在乡间回荡,阿公阿嬷用方言吟唱的歌谣,是比史书更鲜活的地方志;“海南古琴艺术”的琴弦上,流淌着唐宋遗韵,琴馆里年轻人与老艺人的合奏,让古老技艺有了新生的心跳。而“府城‘装马匹’习俗”的锣鼓声里,孩童们扮作历史人物巡游街巷,传统以游戏的方式渗入血脉。
最动人的烟火气,藏在食物的热气中。琼山区申报的“海南清补凉制作技艺”“椰子鸡烹制技艺”,龙华区的“地胆头鸡汤”,美兰区的“东坡生蚝烹制技艺”——每一道美食都是历史的切片。糟粕醋的酸辣里,有渔民与风浪搏斗的豪迈;椰子鸡的清甜中,是热带岛屿馈赠的丰饶。夜市里,市民游客们一边享受着镬气十足的炒粉,一边讨论着苏东坡与黎族百姓“华夷两樽合,醉笑一欢同”的喝酒轶事。美食与故事,在此刻成为文化传承最生动的载体。
这种气度,不仅是因为历史长河从这里流淌而过,也不仅是改革开放的浪潮在这里激荡,而是从古至今的文化沉淀。
丘濬,海口琼山人,这位明朝“一代文宗”,不仅以《大学衍义补》传世,更以“经世致用”的实践精神,将学问扎根于土地。他是全世界第一个提出“劳动价值论”的学者,肯定了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价值。可以说,丘濬就是把人间烟火气的经济理论提了出来。他的墓园至今伫立在海口,碑文上的字迹或许模糊,但那份“以民为本”的智慧,却在市井烟火中延续。如今,“丘濬民间故事”入选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代相传中,他济世为民的温度依旧在。
烟火深处,生生不息
海口的精气神,从不在宏大的叙事中,而在琐碎的日常里。元宵夜的璀璨终会消散,但万绿园晨练的太极招式、骑楼下阿婆贩卖的薏粑香气、非遗传承人雕刻木雕时的专注神情,才是这座城市真正的“烟火”。
今年春节,海口首次推出“非遗版”年味体验。灰塑匠人在骑楼墙面上修补传统纹样,年轻人举着手机直播古琴斫制过程;丘濬故事讲座与无人机表演海报并排贴在社区公告栏,历史与未来在此交汇。这种包容与创新,让海口的烟火气既厚重又轻盈。

据媒体报道,海口湾烟花晚会吸引人流82.79万人次。其中,万绿园成为当之无愧的“人气之王”,最大人流量达到31.47万人次。——这对于300万居民的海口市来说,是巨量的人流。微博、抖音、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海口烟花”也都冲上了热搜。巨大的流量,转化成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拉动旅游综合消费5.26亿元。在烟花秀活动带动影响下,海口全市住宿单位平均入住率达到81.3%,特别是烟花观赏区域附近重点监测的11家酒店,入住率全部达到100%。这比之前在海口举办的明星演唱会等活动的周边消费还要火爆。
尽管因为天气原因,当晚表演的视觉效果有一点遗憾,但大部分网友仍在网络平台上发文评价“难忘”“震撼”,还有许多网友发帖点赞海口:天气不可控,海口很靠谱。
尽管府城、海口湾两处人流爆满而导致一些不便,但感谢成千上万的保障人员,前前后后做了充分的准备和保障,让百万人安安全全、热热闹闹地“闹”了一把元宵!
烟花会寂灭,但海口人的精气神,永远在下一个清晨的市集上重启。
从历史厚重的府城到现代感满屏的海口湾,从香火、巡游、鲜花到无人机繁星和绚烂烟火,估计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炸响在天的就是号角,是让大家开心、给大家的信心,是新的一年震天动地的良好祝愿!
老痛(黄循鑫)
2025年2月14日 于 海口·紫贝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