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循鑫 | @老痛 | ToonKam » 恍惚文章 » 正文

我够黑了,但还要种点胡子

  父母四十岁才生了我,相对于哥哥姐姐来说,我有些营养不良,所以长得快170CM的时候,就停止了。再加上长得黑、单眼皮等因素,十几年前我就明白我“帅”字基本无缘了。可是,时间过得快,影坛上多了个古天乐,又有个林峰,都挺黑的,并且是还有点发亮的那种。而原先青春的帅哥梁朝伟、刘德华,也大大方方的胡子拉碴了。慢慢的,我们发现,连到时尚用品的广告男主角都差不多是这些形象了。在北京的时候,人问我:您常打高尔夫吧?我笑:我只是黑而已。在上海的时候,看到“人工种胡子,7000元”、“美黑,十分钟造就美男子”等广告我有些晕。
  
  身高没法改了,算了。而我也够黑,所以就不用去“美黑”了。现在就是这胡子难办。我是长大后发现自己不怎么长胡子。看来要让自己看上去帅点,只得去种胡子了。
  
  前段时间,网上一个比较特别的新闻是“最后的小脚部落”,说的是还在世的那些小脚女人的事。我们也很容易想到,女人为了美丽,除了小脚,还有高跟鞋、文胸、束腰、拉皮、割双眼皮等。很明显,做女人辛苦,要不断的花钱买罪受。对于男人来说,不能用“美丽”来形容,但自古就有“美男子”一说。这之中比较有趣的是蓄胡子。
  
  在我国,“美髯”一词听得很多,许多历史人物如关公等勇猛的大将都喜欢蓄长胡子。正所谓“老爱胡须少爱发”,蓄胡子代表的是一个男人的成熟气度。我国因时代不同,所以所蓄胡子不同。战国人的胡须像倒过来的菱角,向上翘一点;西汉人的胡须是长长的左右两撇,显得威严庄重;到了隋代,则要按人们不同的身份,把胡须修成辫子。而,胡须式样也有含义,“一字胡”,说明人已成家;“八字胡”,标志他开始步入社会或已有子女;“子孙胡”,表示他的子女已婚配或有了孙儿女。第一次留胡子也有风俗,多是每年立春和二月初二,立春预示着“发禄发福”,二月二则意味着留的是“龙须”。看来这胡子里头学问不少。
  
  外国人也爱胡须。古代的波斯和欧洲男性十分珍爱自己的胡须,除染色、涂油、梳剪等保养之外,有的还涂上金粉,还有睡前将胡须涂上香油、戴上胡子袋。传说,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因为剃掉胡子,竟遭王妃冷遇,王妃离婚后改嫁给了有胡子的英国国王亨利二世。而王妃陪嫁的土地,英法两国为之争夺300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胡子大战”。在日本,明治末期,蓄胡子曾风行一时,甚至马车夫、清道夫都蓄起了胡子。即使今天,日本每年还要举行一次胡须健美比赛。印度尼西亚的苏拉群岛号称“胡子岛”,男人不仅蓄须,且一直保持着染胡须的传统习惯。俄国历史上由于蓄须者普遍,还征收过“蓄胡税”。荷兰有个“胡子城”,全城男子都蓄八字胡,议员们甚至提议把八字胡作为该城的标志。
  
  由此可见,现代男人重新以胡子为时尚是对的,他代表了男人的尊严,不会被人说是小白脸,也可以增加一点沧桑感,两个字:性感。这些都是男人愿意用钱,甚至用生命去换取的。据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亲率大军征服下埃及时,不慎将假胡须失落于战场,为夺回这假胡须,600名士兵拼死于战场。假胡须给国王带来的是尊严,丢了它,是大事!据说澳大利亚巴兰纳市上个世纪中期的一位市长胡子长达2.67米,后来有一天,他登楼梯时不慎踩在了自己胡子上而坠梯跌死,成为为胡子而牺牲的名人。
  
  或许,我们可以说,对于大部分的男人来说,做“男人”是从胡子开始的。历史上审美观变化过很多次。在男人身上总是集中于是否蓄胡子。20世纪初美国一位作家惋惜地说,看到每一张男人面孔刮得干干净净,大大影响了审美效果:“暴露有时是可怕的。后缩的下巴、肥厚的嘴唇、愚蠢的嘴、野蛮的颚、肥软松弛的脖颈,原先隐藏在胡须下不为人怀疑的部位现在全部暴露在眼前……天啊!我问自己,那就是时髦人士一贯的形象吗?”
  
  近百年过去了,胡子风潮在中国汹涌而来,与以往不同的是,人们钟爱短胡子尤其是刚冒出几毫米的那种。据说,6万年前,原始人已经开始刮胡子。随后慢慢的开始修饰它。其实想想男人挺可怜的,女人总是要求男人板板正正的,一套长袍或者西服一穿就几百年;所以男人能修饰的,又让人感觉有个性的,也就是头发和胡子了。那么,在时尚面前,让男人们一起关照一下自己的胡子吧……
  
  可是,我宣布退出,实在是不舍得花那么多钱去种胡子,在网上意淫一下,一起帅哥、摔锅的大叫一番算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黄循鑫 | @老痛 | ToonKam » 我够黑了,但还要种点胡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