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灰姑娘备受后妈欺负,而一旦穿上了水晶鞋,与王子倾心一舞却缘定终生。这听上去,是浪漫人物的上半生,剧情结束后,她那幸福下半生的就开始了,因为所有童话里头,幸福后半生就是一句话足以概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可是,到了后世的各种传颂版本中,以电影为最:那苦难与浪漫的结合,仅仅90分钟左右。
为什么电影大部分都是90分钟左右呢?据说,90分钟,是人类注意力集中的最佳长度。除非有特别的刺激,否则电影一般保持90分钟。当然也有业界人士说,如果电影太长,反而影响播放场次,影响电影收入了。这让我想起,为什么风靡全球的“微博”或者西方的“twitter”都限定140个字呢?其实是因为方便大家在手机短信里头编发(最早期的twitter或者微博都支持短信直接发布,而短信限定的是140个字符)。——也就是这么一个看上去是纯技术层面的原因,给电影早就了这么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当然,也就造就了无数段90分钟的爱情。
90分钟是什么?如果按照人均年龄75岁算,人的一生有438000个90分钟;人的黄金年龄即18岁成年之后、50岁之前,可以拥有186880个“精彩”的90分钟。也就是说,这么短短90分钟有可能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毫无意义的消磨掉不少。可是,在银幕上,那90分钟却似乎精彩绝伦,比自己的一生都要精彩得多。
人们对感情的追求实是无处不在。很难想象一部影视作品中没有爱情桥段的。——这种干巴巴、不刺激荷尔蒙的剧本,说实话也不那么好驾驭。于是乎,铺天盖地的,各种影视作品的爱情桥段眼花缭乱。就连到《烈日灼心》这么“严肃的商业片子”,也要加上爱情桥段。那么,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一群又一群被那90分钟爱情所熏陶的男男女女们,大家是在模仿那银幕上的爱情呢。
还记得1995年前后梁家辉主演的电影《红玫瑰白玫瑰》,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小说,原本是带有世俗讽刺与批判的,但是在那个缺乏精彩爱情片的年代却被我们这帮小年轻,脑补成了浪漫爱情片。可见,我们是多么渴望在银幕上窥视别人的爱情世界!
但是很快,爱情桥段的泛滥,这个风向有些变了:不仅仅是我们的需要,而更是我们的教条了!甚至可以说,在我们人生当中,都是现有银幕上的爱情范本,才有我们的实践的。
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从小没人教过我们接吻,但是银幕教了;从小没有性教育,但是银幕或者小电影教了;从小没人教我们说女生跟男神接吻要翘脚,但是银幕教了;从小没人教我们说女生冷了我们要脱衣服给披上,但是银幕教了;当然,更多的还有:送玫瑰、送巧克力、十指相扣、教堂婚礼……这就如同一群疯孩子跟着学银幕上的“古惑仔”一样。
为什么这90分钟的爱情有魔力?
我曾经简单总结过:
首先,银幕上的东西光影太诱人,比过去任何文字、图片、技术手段都有魔力。迄今为止,在艺术表现力方面,银幕上仍是最适合表达“戏剧性”的。其次,银幕上的东西容易让人产生错觉:你看,人家“都是”这样的!人们在潜意识中,常把银幕上的镜头视为“存在”,也有一部分是“可能”,只有劣质产品大家才说“这是扯淡”。再次,银幕下坐着众多的观众,如同老师讲课一般,一对多的灌输观念和影像。也许如果我们单独去看一部影片,那也就是一部影片,但是当一大群人看的时候,意义就显得不同,我们的从众心理驱使我们去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最后,银幕上的内容是影像方式,可以深刻脑海中,哪怕时过境迁,却依然可以品得有滋有味。
我向来能够理解国家有关部门对文艺作品的管理工作。因为这确实影响巨大不管不行。不外乎只是怎么管的问题。——这不是我们要讨论的,只是我们却可以超脱去看待这90分钟。
我们可以想象,灰姑娘跟王子的结合,有可能就因为性生活不和谐,或者王子又娶了别人,或者两人饮食上宗教上的不和而导致彻底破裂。从生命一开始,一切的痛苦实际上都是从幸福开始的。一个生命的出生,就是件幸福的事情啊!可是,往往这只是痛苦的开始。而最后,也往往会苦尽甘来。
90分钟,只是那么一点点生活的横切面罢了。我们观众都会有代入感。却需要更成熟的“跳出来”。当我看到某些人在丛林中还卿卿我我时,我就想:这白肉花花的,不怕蚊子咬吗?
是的,生活如同茶水,涩,却是清甜的涩。甜,却是青涩的甜。
90分钟的爱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黄循鑫 | @老痛 | ToonKam » 90分钟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