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甸岛大修中!※※※
近期,位于海口市北端的海甸岛多处开膛破肚、机器轰鸣,人民大道、二东路、南洋小街、捕捞路、碧海大道等等道路均有施工,阵势非常大。(上图是笔者近日路过人民大道时所拍摄)
此次“修路”动作如此之大、效率如此之高,曾引发了一些人——包括笔者在内的一些遐想,以为说是有重要领导要来考察,于是进行大修。
但,据官方介绍,此次工程的正式名称为“海甸岛片区排水管网更新改造项目”——还是为了解决海甸岛排水的老大难问题——该项目于2024年10月启动,建设工期为2年。据介绍,这项目涵盖市政道路排水管网改造、小区地块雨污分流改造、易涝积水点改造及智慧水务工程,计划新建、改造管网总长度约78.4千米。其中雨水管网49.4千米、污水管网29千米。此外,项目还将新建4座泵站,并完成16个小区的雨污分流改造。
这是改进海甸岛排水状况的“又”一次工程,不过看上去比以前修修补补都要大得多!这对于海甸岛近二十万居民来说是件大事!
笔者跟朋友闲聊起这大修的事情时,就说,海甸岛曾经经历过更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工地处处都是,毕竟——曾经,海南省的最大开发区就在海甸岛,名为“海南省海甸岛东部开发区”。结果发现好些朋友都不了解这段往事,于是就有了今天这篇文章。
※※※海甸岛的第一轮大开发:拦海造田※※※

以上是标绘有海甸岛的多种历史地图局部。右下为正德《琼台志》,左上是同治《广东图》,右上为光绪二十三年《广东舆地全图》,大图是1930年《海南岛海口三角洲图》。 (转自海南日报,何以端 提供)
从大图的右上角可见一个地名:海田村,图中的英文名可见,旧时将“海田”翻译为“HOITIN”,这来自于粤语音译。
海甸岛是南渡江出海口的冲积洲,200年前“有可能”就是海甸溪以北的四个沙洲,后来的沧海桑田、人工填垫使得沙洲连成了小岛。过去的海甸岛南边紧邻的是老海口所城(今骑楼老街片区),北界琼州海峡,在海口诸个港口的水路一侧。由于海口诸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海甸岛也就成为了海南岛的北大门。但海甸岛毕竟是滩涂之地,除了南部的海田村外,长期处于自然荒凉的状态。
上世纪70年代,海口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拦海造田”运动,用了三四年的时间基本搭起了今天海甸岛的框架——海甸岛的面积达到了8、9平方公里。当时造田为了农耕,从秀英村庄迁户到海甸岛的人就有不少。所以在海甸岛拦海村、创新村等处,还有不少人是讲秀英长流方言的。这与原有的海田渔村属于不同的文化。
1990年,美国LandSat卫星拍摄了海口市,可见当时的海甸岛建筑物主要集中在南部一侧和中轴线(人民大道)上。

※※※海甸岛的第二轮大开发:从农村变身现代新城※※※
据资料,如今的海甸岛面积约为13.8平方公里,已经没有了农耕,也几乎没有了渔村,完成了城市化进程。这一场城市化进程里最为重要的一轮大开发,就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初的海甸岛东部开发区的设立与建设。
海甸岛东部开发区位于海口市北部海甸岛上,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当时全省“开发区”里面积最大),北临琼州海峡,东临新埠岛,西边是海南大学,南与市中心隔一条海甸溪,三面环海,有绵长的海岸线。——按笔者的理解,这基本就是人民大道以东、现今的“海甸街道”。
1988年3月,海南建省筹备组与海口市政府召开联合办公会议,决定把该开发区交由中国寰岛集团的前身——海南寰岛旅游房地产开发总公司负责开发建设。(中国寰岛集团长期隶属于公安部)在当年,这种授权企业来进行土地一级开发的模式是很先进的。(注:所谓土地一级开发,是指由政府或其授权委托的企业,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国有土地、乡村集体土地进行统一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并进行适当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使该区域范围内的土地达到“三通一平”、“五通一平”或“七通一平”的建设条件(熟地),再对熟地进行有偿出让或转让的过程。)
该开发区根据“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原则,在周密的总体规划确立后,依照国际上成片开发的科学方式,充分考虑未来城市人性化、环境保护需求,力争建成21世纪也不逊色的现代化国际社区。

(△网上找到的当年新闻报道)
上图的报道中有误,把时任中国寰岛集团的总裁王福生先生写成了中国海南石化集团公司总裁。
至1994年——也就是在海南房地产热面临降温时,海甸岛东部开发区已经共计投入10亿元巨资进行全方位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以下成绩:
·建成了连接海口市中心的长604米、宽25米的和平桥,完成了共计32公里的市政干线道路,形成了开发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海甸岛的道路相比之海口的更老城区,确实好不少,起码大路都是横平竖直的。
·埋设了齐全的上水、雨水、污水、煤气、电力、通讯、路灯等市政管网干线。——虽然后来证明排水做得不好,海甸岛水患伴随了几十年。
·完成了具有80年代末国际先进水平,采用微机控制的110千伏变电站系统配套工程。
·打出了6眼高质量地下水井。
·协同诲口市邮电局开通了海甸岛20000门程控电话,保证了开发区与国内外的通讯畅达。
·为保护开发区的自然环境,还建成了海南省第一座生活污水处理厂。
·医院、学校、幼托、影院、书店、现代化停车场等配套的公共设施也相继建立起来。——寰岛实验小学已经雄霸海口名校榜几十年。
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之上,截至1994年底,前来投资的中外客商达150家,总报建面积390多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18万平方米,一座以住宅、写字楼、公寓、别墅、酒店、文化娱乐为主,道路宽敞、环境优美、通讯畅达、金融文教体育娱乐设施齐全,具有浓郁南国情调的现代化滨海卫星新城区已初具规模。

(△老照片:90年代初的海口钟楼和对岸的海甸岛,拍摄者不详)
自1995年后,海甸岛东部开发区的建设热度有所降低,从1995年到1997年,新增的报建建筑面积仅为10万平方米;入驻开发区的公司也没有增加多少,外资企业也仅有40多家。但是底子已经打好了,有了城市的样子。于是在1997年,经海口市人民政府批准,海甸岛东部开发区正式命名为:寰岛商住区。
寰岛商住区内的寰岛泰得大酒店是海南首家五星级大酒店,于1994年开业。该酒店是寰岛集团开发的地标建筑,是海南省高层接待的定点酒店,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1997年,该酒店荣获国际星级服务顶级荣誉:五星钻石奖。
期间,寰岛集团还很潮流地投资了足球俱乐部——寰岛足球俱乐部。
※※※今昔之感※※※
寰岛泰得大酒店,其实这个名字很有纪念意义,因为“泰得”出自“Tide”(浪潮)的音译——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寰岛集团确实处在浪潮之巅。——虽然海甸岛发展至今也并没有实现王福生先生当年的畅想。毕竟在时间推进当中的不确定性太大了,即便是寰岛泰得大酒店也经历了2008年的国企改制、2020年易主,后来更名为鹏晖泰得大酒店。2024年重新装修并更名为温德姆花园酒店。至此,仿佛一个时代在跟挥手告别。

(△原寰岛泰得大酒店正在全面装修、要换招牌。2024年5月15日笔者所摄)
除了寰岛泰得大酒店,90年代初所建起的地标还有海南大学东门、寰岛大厦(写字楼)、金海岸罗顿大酒店(另一家著名五星级酒店)、银谷苑(高端小区)、白沙门海滨浴场等等,形成了许多海口市民的集体记忆。
而现如今海甸岛的新地标有:海南大学南门夜市、华彩中心、天空之山、白沙门公园、鹏晖广场、东坡老码头等等。相比过去的建设理念,现在的海甸岛显得更加亲民。

(△2019年笔者从白沙门公园所拍的海甸岛南北中轴线)
但就如同温德姆花园酒店依然保持着寰岛泰得大酒店的个性外观、保留着印度人当门童的传统一样,几十年前的浓墨重彩,至今依然有穿透力。今天的所有一切都有过去之因。而今日更大规模的开发,也将影响更加深远。
本文中引用到的部分资料来自于曾在寰岛集团工作过的老朋友马良先生。马良先生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他博学多才,尤其喜爱文学、足球,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海南省旅琼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海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海南省领军人才。马良先生于2024年8月12日在海口逝世,享年60岁。马良著有《勾勒集》、《马良文集》等。当笔者看到资料上的署名是马良时,顿然感伤……
老痛(黄循鑫)
2025年3月19日于海口·紫贝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