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循鑫 | @老痛 | ToonKam » 恍惚文章 » 正文

海南人“婆祖文化”的长盛不衰和最大遗憾

信俗(信仰习俗)是族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是族群内部情感维系的重要纽带,即便你看到的是香火缭绕,但更多的是一个族群的自我认同、社交之基础。

稍微熟悉一下海南人的信俗文化,就会感觉海南人的“婆祖文化”盛行,甚至有人说,海南信俗文化就是以女性为主流的文化。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女性神祗往往可以打上以下关键词:美好、贤淑、聪慧、奉献、牺牲、宽容、仁慈、博爱、勇敢。于是男女信众都容易接受。同时,在海南男人普遍在海里或者海边干活谋生的情况下,去祈祷、祭拜神祗的往往就是家里的女性,女性信众跟女性神祗之间往往比较好沟通,没有心理障碍。

也有学者说:“中国古代的女神是单向度的,凡是对人类、动物、植物、自然界有益的善事、好事,一定为女神所为,而不像男神那样具有两面性,他们即作善事,也作恶事,而他们一时“失误”所犯下的坏事、恶事,终究要让女神来弥补。也就是说,女神都是好的神仙。

——海南话的口音众多,但由于渊源久远,所以单音节使用较多。比如“婆”,除了日常中用以称呼上年纪的妇人之外,在特定环境中指称的是女性神祗——在双音节使用时,就扩充为“婆祖”,以表示对神祗的尊敬。在文字上的第三人称也不是“她”,而是“祂”,与男性诸神平等,本文亦如此使用。

在海南人的“婆祖文化”中,有三位最受崇敬的婆祖,分别是天后圣母、冼太夫人和水尾圣娘。这三位奠定了海南人“婆祖文化”的根基。可能前两位大家都熟悉,而水尾圣娘的名气在海南岛本土稍弱一些。

△马来西亚柔佛哥打丁宜(Kota Tinggi)海南会馆里的三位婆祖。

妈祖信俗

这三位婆祖,中间的天后圣母就是妈祖。关于妈祖的记载与传说众多,笔者简练总结如下:

妈祖,是发源于中国民间信仰中的海洋女神。有关信俗自福建莆田湄洲岛扩散至沿海之浙江、广东、台湾、海南、胶东半岛乃至更北的沿海和全世界,信众为祂建设了上万座庙宇,遍布五大洲47个国家和地区。国内最北的妈祖庙是天津的娘娘庙,最多妈祖庙宇的省份是在台湾,共有5000多座。在我们海南也有200多座。随着华人的迁徙和文化的传播,海外的琉球、日本、东南亚各地祂的信众众多。

妈祖据传原名林默,昵称“默娘”,生活于北宋时期之兴化军莆田县。据称,她沉默寡言但是聪慧过人,她自小修灵、颇有法力,为人占卜祸福都很灵。她终身未婚,除了占卜,她还常为当地众多渔民的出海活动进行祈福。据传,她是在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为救助渔民而不幸遇难,年仅28岁。在她羽化后,传言祂常在汹涌海涛中显灵,并能使台风转向,以保祐船只航行的平安。渔民对祂的崇拜逐渐形成信仰习俗。可以说,渔民对海上作业的未知凶险之恐惧、对林默善举的认可组成了这一信俗的基本底座。

在祂的民间信众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也逐步融入了儒释道的因素,比如佛教就视祂为观音之化身。道家尊其为“天妃”、“天后”等。而儒家则通过手中的笔,将妈祖在人间的故事写得非常符合“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有专门著作《天妃显圣录》,于是,妈祖最低级别的称呼是“林孝女”。

而官方也给了祂非常多次的褒封,自宋朝开始,其封号逐步升级。祂在1156年被封为“灵惠夫人”。1217年被封为“某某某某妃”。元朝的1278年封为“某某某某天妃”。清朝的1680年祂被封为“天上圣母”、“某某某某天后”。直至清朝末期,祂的封号是“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祜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道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嘉佑敷仁天后之神”。足见妈祖信俗在朝野之间的强大影响力。

在西方,在20世纪80年代,妈祖被称为“和平女神”。至2009年,妈祖信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海南岛的汉人祖先相当多来自于福建、潮汕等妈祖信俗盛行之地,再加上渔民众多,所以妈祖信俗在海南民间颇具影响力。再加上妈祖俗姓林,某些妈祖庙往往也是海南林姓族人的聚所。

冼太夫人信俗

冼夫人(522年—602年),尊称冼太夫人,南北朝时期高凉郡俚人,为俚人女领袖和军事家,被册封为南梁宋康郡夫人、陈朝石龙太夫人、隋朝谯国夫人,谥诚敬夫人。

冼夫人的简要资料如下:南梁普通三年(522年),冼夫人出生在高凉郡的南越俚人部落首领家庭,自幼聪慧,多谋善断,已成为一名能行军布阵的青年女首领。南梁大同初年(535年),冼夫人接受罗州刺史冯融的礼聘,与冯融之子、高凉郡太守冯宝结为夫妻。婚后,冼夫人辅佐冯宝平息了今广东省境内的俚族原住民与中原人士的冲突,促进了中原人和俚族的和解,引海南岛各部落归附南梁,并请设崖州,使海南岛再次成为古代中央王朝设立的正式行政区。

冼夫人逝世后,后人在各地建庙供奉以示纪念,冼夫人在广东(粤西地区)、海南乃至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华侨聚居地拥有广泛信众,祂和丈夫冯宝还被民众作为“和合神”加以崇奉。清康熙《茂名县志》记载,“十一月二十四日冼夫人诞辰,正日及前后数日,演戏、装军、祭奠,城市乡落有庙之处皆然”。

冼夫人的名言是“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

相比之妈祖的“保佑”之职能,冼夫人对于朝廷来说是巩固了统治,对于百姓来说是促进了民族融合(或者各自安好),具体对海南而言,则是塑造了和平环境。

据说,海南黎族是当年俚人的一支。早期的黎族人是海南主流,但随着汉人、广西壮族、苗族、占婆(越南南部)回民等外来人口逐步迁入,估计也经历过一些地盘争夺,形成了今天这种格局。以前人曾说的“文昌无黎”估计是后期的事情了。因为文昌等琼北区域平原较大,是农耕的好地方,早期应该是有黎人聚居的。比如文昌古称“紫贝”,应该就是黎语中的“吉贝”,指的是木棉。黎人擅长织锦,在棉花引入之前,木棉是重要纺织原材料。而文昌著名的“抱罗粉”之“抱罗”,应该也是黎语,意思是“叫作罗的村落”(也说是“大村”的意思)。跟乐东黎族自治县的抱由、抱青、抱浅、抱伦等村庄名字同属于黎语。

民族融合、文化融合,冼夫人不仅是一位朝野认可的巾帼英雄,也是代表中原王朝在边陲施仁政、行教化的“好心”领袖。周恩来称她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江泽民赞誉冼夫人是“我辈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

传说,冼夫人和丈夫冯宝曾经率军沿南渡江来到新坡(今属海口境内),在新坡安营扎寨,进行操练,并于农历二月初六至十二出兵平乱。“军坡节”活动(也叫“闹军坡”),就是人们在安居乐业之后,为了感激冼夫人而举行的模仿当年出军仪式的活动。信众穿上古时军装游行、穿仗、祭祀、祈祷、聚餐等,很热闹,这一活动至今已经1400多年的历史。

如今,冼夫人信俗也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海南人下南洋、移居海外之后,冼夫人信俗也一样远播海外。

水尾圣娘

水尾圣娘,又称南天夫人、南天圣娘、水尾云感圣旨莫氏夫人、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是海南本土的海神。水尾圣娘信徒分布在文昌、海口、琼海,并被海南移民带入海外琼籍华人聚居区。水尾圣娘是海外海南人社群最主要崇拜的神祗之一,遍布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和越南的海南移民社群。水尾圣娘被海南籍侨民奉为乡土神,在某些地区甚至地位不亚于妈祖,而水尾圣娘庙则成为海南籍侨民的活动中心。在海南岛本土,说起“水尾圣娘”有许多人不了解,但如果说是“南天圣娘”就有很多人知道了。

(△ 泰国曼谷大城水尾圣娘庙门牌楼)

相传海南文昌的东郊镇北港村有个渔人叫潘敏理。某天他拉网捕鱼时,捕捞到一块沉重的木头。渔人将木头放回海中,不久再拉网,却又捞到同样那块木头。渔人便许愿:“如果能捕到鱼,就把这木头雕刻成神像”。渔人许愿后捕鱼大有收获,但他回头就把诺言给忘了,反而将该木头带回家用作猪圈的门。结果他养的猪非病既死。渔民这才又想起诺言,便烧香祷告。神仙就显灵为一个姑娘坐在渔人家门外的龙眼树上。其后,神迹再现,“有石炉飞至此,因建庙焉”,就是有石炉飞落北港村的邻村桃李村附近,于是潘家等人再次建设神庙,供奉水尾圣娘,是第一座供奉水尾圣娘的庙宇。于是,水尾圣娘就成为了保佑渔民丰收的神祗。

那为何被称为水尾圣娘呢?据说是潘敏理及村民所建庙宇就位于北港村附近的某条水系末端(地处桃李村),所以起名水尾圣娘。

关于水尾圣娘,有这么个被广泛援引的传说:水尾圣娘本名莫丽娘,元末明初年间出生在海南琼州府定安县梅村峒龙马田村(今中国海南省定安县岭口镇水尾村),父亲是莫家十四代祖莫素、母亲刘妹(一说父亲是十五代祖莫瑚)。丽娘十六岁时(一说十二岁时)随母亲干活,一去不归。相传其被玉皇大帝选中,肉身归天成为圣娘。莫氏族人尊其为“圣旨婆祖”,建庙供奉。——传说的力量很强大,以至于他们村也改名为水尾村了。

如果从这些脉络看,那么,水尾圣娘就是定安人,但是在文昌显灵、被供奉。后来因为水尾圣娘名声大了,祂在世间出生时的村庄也改名为水尾村了。

而令水尾圣娘地位进一步提升的是海南著名文人张岳崧。

清朝嘉庆年间琼州府学子张岳崧(定安人)进京赶考,梦见一女神与其说话。女神告知张岳崧自己是琼州水尾圣娘,特来帮助琼州府进京赴考的学子,并给予了指点。考试时,张岳崧按照水尾圣娘的启示答题,最终高中探花。张岳崧回到海南后亲自查访并来到供奉水尾圣娘的圣庙,写下“慈云镜海”一匾赠献。返京后,张岳崧将圣娘显灵的事迹上奏给嘉庆帝,嘉庆帝赐封圣娘为“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目前没有看到正经记载)。

(△ 文昌水尾圣娘庙)

由于水尾圣娘是海南人的乡土神祗,属于自创,再加上过去缺乏比较严谨的记载——当然,严谨的记载也难造神——所以,会有些不同的说法。

有一个说法,称水尾圣娘并非定安的莫丽娘,而是直接在文昌显灵之神祗。也就是说,水尾云感圣旨莫氏夫人(莫丽娘)并非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莫丽娘成仙后,是玉皇大帝的“圣旨婆祖”,看起来是全能的大帝传旨女官。而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其实就是“电神”,即雷公电母中的“电母”。所以说,虽然名字里面都有“水尾”二字,但,其实是两个婆祖。

当然了,婆祖的来历神秘一点,也是正常的。

海南人的其他“婆祖”

在海南文昌等地有个习俗,在年节祭拜的时候,会专门拜婆祖。

笔者以前也不知这个婆祖是哪位,但是有个细节就是不贡猪肉。据说是因为当年潘敏理曾经拿那块“神木”做猪圈,所以水尾圣娘就讨厌猪肉了。笔者在祭拜现场也能听到祭词说是“南天闪电……”或“南天圣娘”,但是很少听到“水尾圣娘”这个简称。

道教的神祗众多,而且每个神祗的称谓都非常多,神秘感是有了,但在传播的时候就不够直接。而确实,除了上述三位婆祖以外,还有其他的婆祖,名气大小不同、传播区域不同。笔者生活在水尾圣娘信俗区域都很长时间才知道祂是谁,其他那些更“小”的婆祖更是不太为人所知了。

在此,笔者本着以学习为目的,记下一些。

1.在海口海甸岛一东路的海甸三庙,又称泰华庙,始建年月不详,清雍九年和道光丁未年重修,近些年村民再次重修。庙里供奉的是“泰华三仙”。传说琼州府兴义图陈村(今海口市灵山镇林昌村)有个女子叫陈玉英,出生于元朝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她天生不凡,自幼学道,信奉道法。太上老君曾降临其家,传授仙术,故而深得其精。长大之后济世利人,乐善好施。元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她在洗纱处,偕二弟升天,升登天地交而万物通泰华之山仙职,是为泰华三仙,其中陈玉英被封为泰华仙妃。泰华三仙时常现身显灵,乡人有求必应,神恩浩荡,兴义百里。为表彰仙妃,琼州知府奏请元文宗下旨封泰华仙妃为泰华灵感仙妃,以四官十官并列左右。到了清朝嘉靖年间祂再次显灵,再受荣封。除了海甸岛,琼北地区其他地方也有泰华庙或者供奉泰华仙妃。

2.在海口遵谭镇儒禄村,有“巡海娘娘庙”,始建于明末清初。传说巡海娘娘是位惠质兰心的女仙,常保佑庶民,百姓感恩之,立神像造庙宇供奉。每年农历二月十六,村里都要举办盛大的庙会,抬着巡海娘娘神像巡游四个村,接受百姓的感戴。巡海娘娘神像为乾隆甲戌年重造,为名贵的海南花梨木雕刻,神像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这座神像价值不菲,每年由一户本坊村民家看护,村民对此神像奉若神明,庙内香火鼎盛。

3.在海南文昌铺前港的麻蓝庙,供奉着麻蓝婆,亦称靖海夫人。麻蓝庙建于元代,清朝重修。据光绪元年《麻蓝庙序引》记载,麻蓝婆,俗姓史,出生于元朝至正辛巳年(公元1314年)。在她28岁那年,她和妹妹及一只家狗,在海边忽然遇到狂风大作,雷雨交加。风雨过后,只剩妹妹和家狗,而麻蓝婆不知去向,村人都说她升仙了。她升仙后,在附近海域救渔民于海难,成为庇佑一方的神灵。元朝末年,当地民众便在蔴蓝村南史家地建麻蓝庙祭祀她,称她为麻蓝婆。——注意,祂的升仙年龄28岁,跟妈祖相同。

4.在陵水新村港码头旁边有个“三江庙”,里面供奉的是“三江娘娘”,据说是保护疍家人出海打鱼的神祗。——所以也有人怀疑这可能是名字不同的妈祖庙,或者说是某种变种。但即便同源,由于“分开发展”,也已经形成了略有不同的信俗。

5.在海口羊山地区、新埠岛等地,民众有供奉精卫娘娘。没错,就是《山海经》精卫填海故事的“精卫”,祂原名女娃,是炎帝幼女,故称姜氏宫主。相传,民国时期,羊山地区不少村子出现了出嫁女在除夕之夜跳井自尽的惨剧。村民们认为是井妖作怪,需要建一座镇妖庙。商讨后,大家一致相信同样溺水后成仙的精卫娘娘会同情落水受难的女人们,可以镇住妖邪。所以在羊山地区的一些村子,陆续建起了精卫娘娘庙。这在国内其他地方可能是非常罕见的。

“婆祖文化”往往也依赖于分布各处的婆祖道场。除了专门的冼太夫人庙、妈祖天后宫、水尾圣娘庙以及泰华庙以外,还有很多道场所供奉的是多位婆祖,或者是某些区域性的小婆祖——可能就是古代此地的峒主之化身,或者某个有名巫者化身。网上有一些资料,笔者整理一些如下:

始建于1913年的海口三江镇岐山头圣娘庙;始建于宋代的三江镇皇瀛婆庙;始建于南宋建炎年间的海口大致坡镇西亨圣娘庙;始建于明隆庆二年的大致坡镇崇角婆庙;始建于1936年的大致坡镇罗骨圣娘庙;始建于宋代的海口旧州镇典弄婆庙(弄婆是古代接生婆);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海口大坡镇宝昌婆庙;建于清朝的海口龙泉镇美万婆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十一年的海口龙塘镇玉呈婆庙……(不排除某些婆祖庙只是给妈祖或者冼夫人另起了个名字而已哈,也有一些婆祖传说是冼夫人之护法、姐妹。)

在文昌,有不少婆祖庙是同时供奉了冼夫人、水尾圣娘的,比如冯坡镇坡门市圣娘庙、翁田镇龙马圣娘庙、金山镇松茂三圣娘庙等。而也有一些庙可能由于记载混乱,把冼夫人跟水尾圣娘的封号结合起来用的。比如文航锦山镇南埠圣娘庙记载称神界封冼太夫人为南天闪电火雷圣娘,也就是说把冼夫人封为水尾圣娘了,这就有点关公战秦琼的感觉了。

有点乱,但是也确实很热闹、很丰富。对于海南的婆祖文化,笔者也只是抛砖引玉,其他市县的情况就不再赘述。

最大的遗憾

笔者个人认为,如果按照在真实历史上的贡献来算,海南人的“婆祖”中应该排第一的是冼夫人。祂的个人能力和精神指引,确实在广东人、海南人的心里打上了烙印。而妈祖呢,是对于渔民的心理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漂泊海外的人来说是良好的精神寄托。

但,最大的遗憾是,在我国的经济与民生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女科学家黄道婆没有位列海南“婆祖”之中。

(△三亚的黄道婆雕像)

黄道婆(生卒年约1245至1330年)出生在松江乌泥泾(今属上海市徐汇区)的一个贫苦劳动人民家里,幼年当童养媳,由于受尽虐待和欺凌而逃跑,匆忙间躲入停泊在黄浦江边的一只海船,她就这样随着这艘要到崖州(今日三亚崖州)经商的海船离开了故乡。她在崖州生活37年间,得到了当地黎族百姓的帮助,并学会棉纺织技艺。约在1297年,她再次回到故乡,她看到家乡的棉纺织技术十分落后,就把在崖州学到的棉纺织技术传授给乡里妇女,还革新了棉纺技术,极大推动棉纺技术的发展,促使“松江布,名天下”,对上海乃至我国广大地区迅速推广棉花种植、百姓民众普遍受惠于衣被御寒和棉业产销,产生深远的影响。

传说,她当年上船时追随的是一位崖州云游过来的女道人(据说姓苏),也有人说是她当时逃跑时进了黄浦江边的道观,并在里面躲了一段时间,当了一段时间道姑。后来她碰到苏姓道人,就上船远赴崖州。她在崖州时嫁给了在崖州做生意的松江老乡宋五爹,因此她也被称为宋五嫂。在她丈夫去世后,她出嫁当了道人,在晚年时,她学当年的苏道人,漂回了松江故乡。——说个题外话,从这些传说中可见,当年的崖州早已是重要贸易港口。也印证了海外回民从崖州上岸后在三亚羊栏镇(今凤凰镇)定居的历史。

在解放前,上海等地有十多处庙宇(黄母祠或者先棉祠)供奉黄道婆,祂被誉为“棉仙”,当得上“衣被天下”的赞美,在我国古代知名科学家中,黄道婆是唯一一位女性,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现在最有代表性黄道婆纪念馆、纪念公园也在上海。

有可能在过去那种岁月里,车马太慢,黄道婆回乡之后的各种贡献没怎么传回海南岛,否则按照海南人的精神需求,大概率会奉她为婆祖之一。

以上,权当笔记了,欢迎指正。

老痛(黄循鑫)  于    海口·紫贝山房

2024.10.24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黄循鑫 | @老痛 | ToonKam » 海南人“婆祖文化”的长盛不衰和最大遗憾

相关文章

评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