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月20日),海南省吉林大学校友会2023年“芃莘助学金”捐赠仪式在海口举行,5名新生获得了共计3.3万元助学金。这是校友会经过对新生的严格甄选、自愿报名、实地走访所最终确定的资助对象,助学金是为了鼓励他们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
我作为校友会的一员,也在现场感受了一次吉大人的情怀。
芃莘助学金,助学子们八千里求学
芃芃幼苗,悠悠寸草心;莘莘学子,浓浓校友情。——这是我为“芃莘助学金”编撰的“诠释”。“芃”(péng)字含义是“茂盛”,而“莘”(shēn)字是表示“众多”,常见的词是“莘莘学子”。
海南吉大校友会于 2010 年创办助学公益活动,2011 年正式命名为“芃莘助学金”公益活动,资金来源于老校友、用于新校友。秉承吉林大学“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精神,校友会不断活跃在教育、公益活动中,持续关注吉大海南籍在校学子的成长和海南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截至2023年8月,芃莘助学金已先后资助 124 名贫困新生各项费用超过48.3 万元,同时提供心理疏导、人生规划指导等方面的贴心帮助。让一批又一批的琼籍吉大贫困学子感受到来自吉大海南校友会的温暖、帮助,照亮他们的求学之路。
吉林大学是老牌名校,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等。
吉大的第一个特点是大,公开资料显示该校占地面积1.1万亩,7个校区坐落于长春市的东西南北中,所以民间戏称“长春市坐落于美丽的吉大校园内”。吉大的第二个特点是人数多,仅在校学生超过7万人,在全国数一数二。
而对于海南籍学生而言,吉大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远”。从海口飞长春的航程是3500多公里,按过去的说法,就是将近八千里路了。毕竟《满江红》中的那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脍炙人口、撼人心魄。
去如此之远的地方求学,相当于换了个环境,是需要心理建设的。而海南吉大校友会最近的工作,就是在海南岛上给众多即将入学的学子们提前给予温暖。这种传统已经持续十多年。
芃莘助学金,海南吉大人的“实在”情怀
我当年之所以考去吉大,就是想很彻底的换一个环境,据说这样可以让人成熟。
记得当年考上吉大的时候,吉大还是全国前十名以内的高校,但是在海南的存在感不是很强。可能是太远、太陌生,就如同普通海南人对于“东北”还只有一个概念。
昨天在交流会上,我还说,其实海南人到了东北都不怕冷,原因是“没有被冻过”。我在大一大二时还经常在冬天洗冷水澡,但是后来就开始怕冷了,因为挨过冻了。刚开始我们还很难理解北方同学穿得那么多,后来到大三大四时我们也一样穿得多了。——这些教会我的是,不同地方的不同习俗,一定都是有缘由、有来历的。
以前我是在吉大前卫校区,晚自习的“占座”成为一大文化。不管是教室、图书馆还是食堂,纸片、纸巾、坐垫、桌布、书本等等,均可以实现占座功能。在整个校园生活中,一般人所能感受到的,就是“平和”、“实在”、“各得其所”。
要说从教学上,吉大还是非常有分量的。据有关机构统计,本科毕业于吉大的两院院士有33个,仅次于北京大学的34个。但是吉大很低调,颇有一种“大而无形”的感觉。
这种风格,在海南吉大人身上依然能看到痕迹。
海南吉大人,都经历过冰天雪地和椰风海韵。南北文化有极大的反差,足以让我们去反思那些习以为常的观点、态度和习惯,也会变得平和、实在。
就像“芃莘助学金”,所有的操作都非常的简洁,没有什么华丽的口号,仅仅就是为了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新校友。
说回来,一件看上去简单的事情,多年坚持去做也是不简单的!
老痛(黄循鑫) 于 海口·紫贝山房
202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