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城市战争”的创始人、专注于城市发展研究与区域经济分析的孙不熟先生在《特区经济》2018年第4期上发表了《海南,需要1000万的人口倍增计划》一文,其最后有句话:未来的海南,如果能实现1000万的人口倍增计划,那将会是一个可以比肩乃至超越“亚洲四小龙”的超级海南。
在该文中,作者认为海南要真正发展起来,人口是关键,他说:1988年,海南建省之初,人口大约是605万,2017达到926万,30年的增量是321万,平均每年增加10.7万,相比东北三省以及中西部那些人口净流出省份海南不差,但和上海、深圳、广州等沿海地区波澜壮阔的人口增量相比,又完全不及格。从1988年到2017年,上海的人口增量是1200万,平均每年40万,高峰时期每年净增接近 100万。同期的深圳,则从一个常住人口只有几万人的渔村发展到今天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的国际大都会,平均每年的增量接近70万。
笔者认为,孙不熟强调了人口的重要性是没错的,毕竟,一个省级经济体需要达到适当的人口才能形成有利的市场腹地、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比如教育、医疗和交通等),尤其是海南省的主体是孤悬海外的海南岛;但在如今人口可以自由迁徙的背景下,一个地区的人口增减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其文中所举的上海、深圳等例子,恰恰是因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吸纳了海量的新鲜人口。
当然,一个地区所保有的常住人口数量,确实又会成为“经济基础”、成为经济发展的条件。
一、1500万-2000万人口可能是最佳区间
根据海南省统计局2025年发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达1048.31万人,较2023年增加5.10万人,人口总量保持稳定增长。这一数据与2023年(1043万人)相比,增速有所放缓(2023年增加了16万人)。照此数据,海南岛当前的人口密度为约300人/平方公里。还远低于同样是岛屿的中国台湾(650人/平方公里)。而作为海南省会的海口市,人口密度1306人/平方公里,也远远低于新加坡(7638人/平方公里)。海对岸的广东省,其人口密度也超过700人/平方公里。从这样的直接观感看,海南的人口增长还有较大的空间。
从海南自贸港的产业需求看,金融、物流、科创等方面都需要大量高端人才;旅游业的扩容(接待更多的游客),旅游从业者也自然要增多;石化、航天、医药等产业需技术工人,预计也将迎来新的人口。
海南岛作为一个岛屿,地理环境特殊、生态有一定脆弱性,就不得不考虑所承载人口的局限。
- 土地与水:海南岛面积3.54万平方公里,但中部山区(占25%)为生态保护区,可用土地有限。水资源总量丰富(年降水1500mm以上),但时空分布不均,需加强水利设施。
- 粮食安全:耕地红线约1088万亩,按人均400公斤粮食计算,理论可支撑1500万人(需考虑果蔬、水产等补充)。
- 海南森林覆盖率62%,碳排放强度需控制在0.75吨/人以下(现为1.2吨)。若常住人口超2000万,估计环保压力剧增。
在满足产业支撑、满足生态安全等情况下,如果不考虑未来科技的高度发展、国内经济区域协同等因素,海南岛的人口在1500-2000万之间可能是最优配置。
二、人口的高质量发展要靠产业发展
结合以前的政府文件和相关新闻报道,人口发展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十四五规划”、2035远景目标固本稳源的重要抓手。早在2020年,某些重要媒体中就有这样的说法:未来五年乃至十五年,如果海南常住人口能够达到甚至突破1500万-2000万,则无疑是海南盘活存量、做大增量的关键。
关于海南的人口增长,普遍都存有期待。但如今5年时间过去了,海南现在的人口远未到1500万。如果按照近两年每年平均增长10万多人的速度,海南还需要40多年才能增加到1500万人口。
要想获得“加速度”、迅速形成大规模的人口增量,就需要大规模的产业来接纳。就当前海南的旅游业、农业等领域是比较难以容纳大量就业人口的,尤其难以促进人口的高质量发展。
如今是8月份,又将有数万考上省外大学的海南学子奔赴外地上学,又将有不少人留在外地工作生活。当然,也将有不少外地年轻人来海南求学,其中也会有些人留在海南。但相对来说,海南的高校教育毕竟较弱,就业机会也比较缺乏。所以也可以说,每年的高考其实都是弱势地区的“人才收割机”之一,源源不断地给发达地区输送人才,海南也不例外。
这其实是弱势地区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海南每年百万以上的候鸟人群,以及超过70万的外来农民工群体,其成为海南常住人口的比例也很小。
同时,海南常住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十年来从2015年的1.46%降至2024年的0.94%,其中2017年最高为1.47%,2024年最低仅0.94%,出生人口为9.8万人。

这样的出生率虽然高于全国平均(0.68%),但这种下降趋势之下,人口增长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当然,这是“数量”方面的。
在质量方面,可以看看此前笔者整理的数据:海南的人口当中约13.9%的人有大学学历(指拥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含在校生),隔壁广东省的比例是15.69%,浙江省约为17.42%,最厉害的是北京、上海超过40%。从城市来看,广州、深圳分别是27.28%、28.85%,杭州29%,成都25%。因为海南较小,高校和优质人力资源几乎集中在海口市,其大学学历人口比例在24.85%左右。
这一数据在全国是多少呢?约2.4亿,占比17.1%。从上述数据可见,在受教育程度方面,海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如果算大学学历人口的“绝对数”,海南就更显少了,仅为140多万人。这个基础盘子就相对弱了。
不管是人口“数量”还是“质量”,要想快速发展,只能是以产业的发展来留住本地人口、吸引外来人口。
下面有个表格,是全国各地的外来人口占比数据(2020年)。从这个表格中可以看出,每个省的领头城市都是外来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三沙市是个例外)。这些城市里有什么?有的就是产业所带来的就业机会以及相关联的生活配套。

总而言之,人口对于海南来说非常重要,但是产业发展更重要。说到这,欢迎看笔者此前关于产业发展的文章。
老痛(黄循鑫)
2025.8.20